疟疾工作计划

时间:2025-05-18 13:25:50
疟疾工作计划五篇

疟疾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疟疾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疟疾工作计划 篇1

东仙坡镇卫生院消除疟疾行动方案(20xx-2015年) 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镇的疟疾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为切实做好我镇消除疟疾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涿州市消除疟疾行动方案(20xx-2015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流行县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我市所有县(市、区)均属疟疾流行三类县,即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

二、目标与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到20xx年底,全市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二)阶段目标。

1.到20xx年底,所有县(市、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到20xx年底,我市以县为单位完成消除疟疾考核工作。

(三)工作指标。

到20xx年实现以下指标:

1.技能培训。

(1)所有乡镇卫生院相关临床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的比例在95%以上。

(2)卫生检疫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在95%以上。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

4.疫点处置。

疫点(出现疟疾病例并具有传播条件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处置率达到100%,控制疟疾传播。

5.健康教育。

(1)卫生检疫相关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到20xx年实现以下指标:

1.技能培训。

(1)乡镇卫生院相关临床医生接受过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的比例达到100%。

(2)卫生检疫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100%。

2.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保持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保持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保持100%。

3.疫点处置。

疫点处置率保持100%。

4.健康教育。

(1)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到20xx年实现以下指标:

1.消除考核认证。

完成消除疟疾考核认证。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加强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传播。根据防治进程和流行情况的改变,适时调整防治策略。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对“三热”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进行快速诊断试条(RDT)辅助检测。RDT检测阳性者,须采集并保留血片备查。

2.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人应当进行全程督导服药。

3.加强疟疾疫情报告。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报告疟疾病例。

(二)加强媒介防制。

1.防蚊灭蚊。疟疾传播季节,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与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场所,降低蚊虫密度。在疫点采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杀虫剂处理蚊帐等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疟疾传播季节,提倡流行区居民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

(三)加强健康教育。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要结合“全国疟疾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积极性。

2.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3.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对中小学健康教育进行部署和安排,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指导。

4.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开展疟疾相关知识宣传活动。

(四)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部门之间定期交流工作信息。

2.做好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实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应当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并配合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的沟通。

四、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建立消除疟疾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保障消除疟疾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消除疟疾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疟疾防治专业队伍。要配备与防治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疟疾防治专业人员,乡镇卫生院有专人负责疟疾防治工作。要逐级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效果,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三)考核评估。

按照相关要求,将适时组织进行考核评估,并在20xx年完成我镇的疟疾消除证实工作。

疟疾工作计划 篇2

为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例,控制疟疾疫情,有效落实消除疟疾各项技术措施和方案,巩固201年全县消除疟疾目标的成果,实现《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xx-2020年)》,根据省、市消除疟疾监测任务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xx县20xx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

疟疾是与艾滋病、结核病并称为全球三大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去年达州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我县消除疟疾工作现场考核验收结果:xx县疟疾防治工作已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通过消除疟疾县级考核评估。建议xx继续加强对疟疾防治工作的领导,强化医疗机构的血检,注重血检质量;继续开展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高疟区回归人员管理,做好输入性疟疾疫情的处置,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继续做好疟疾防治知识宣传、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疟疾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血检工作。

二、抓好培训与宣传教育

按照分级负责, ……此处隐藏2335个字……院各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疟疾防治业务培训:采取集中统一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和技术的业务培训学习,受训学习比例须达95%以上。

(三) 监测管理

1、 “三热”病人年血检率均应达总人口的3‰左右7~9月累积血检数应占年血检总任务数的70%以上;行政村血检覆盖面应达95%以上。凡是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原因不明的其他发热病人,必须取血涂片检查。

2、搞好现症疟疾病人主动搜索和流动回归(外来流入) “三热”病人的主动监测。特别加强对流动回归(外来流入)人员密集和往来频繁地区的主动监测,问清并记录好流动史,不漏一个病人,及时发现和根治病人、规范处理疫点,严防因输入性积累导致本县常住人口的疟疾爆发流行或突发疫情。

3、定期对各临床医生加强督导,并做好督导记录。

4、加强对环境和媒介生物的消毒杀虫工作。

5、必须在次月5日前,做好上月月报表,确认上月完成数予以统计上报。

四、质量考核

(一)应对本院的疟防工作,进行2-3次督促检查和现场指导、培训,及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并将任务完成好坏情况真实纳入有关人员年终考核,予以考评奖惩。

(二)对未能完成规定任务或弄虚作假、渎职、不作为,特别是导致区域暴发流行的科室或个人,视其情节轻重和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程度不同,给予相应批评教育或直至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疟疾工作计划 篇5

消除疟疾工作于xxxx年在我市全面启动, 我区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缓慢,为加快我区消除疟疾工作进程,统筹安排各相关单位科学、规范地实施消除疟疾工作,确保到xxxx年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渭滨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xxxx—20xx年)》文件要求,制订本辖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成立消除疟疾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各镇、社区、医疗机构要有专门负责疟疾监测工作的人员,认真整理消除疟疾工作的方案、计划、总结及血检检测等相关资料,完善消除疟疾工作资料档案。

二、加强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

区卫生局将组织开展疟疾防治知识、消除疟疾管理工作和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区疾控中心于20xx年2月底前完成辖区各医疗机构及乡镇(社区)相关人员培训,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培训率达到95%以上。

三、扎实开展“三热”病人疟原虫镜检

1、血检对象:所在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的“三热”病人。

2、血检方法: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于“三热病人”开具疟原虫镜检单;检验人员采血并抽厚薄血膜,厚薄血膜吉氏染色后油镜下检查疟原虫;同时对临床医生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病人采血制滤纸血,滤纸血干燥后低温保存(滤纸血样本自然干燥后,装入含干燥的塑料袋中,置于4℃(可保存4~5月)或-20℃(可保存一年))。

3、考核指标:到xxxx年5月1日前,达到以下指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乡镇卫生院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80%以上。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年接受疟原虫血检的“三热”病人人数占辖区人数比例不低于2‰。全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其中5~10月血检人数不低于血检总人数的80%。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接受实验室检测的比例达到100%。

四、加强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

(一)疫情报告

1、报告对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区疾控中心、按照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xx)诊断的所有疾病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进行网络直报。

2、考核指标:疟疾病例诊断后24小时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

(二)病例核实

1、核实方法:区疾控中心负责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疑似病例)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将血涂片和滤纸血样本送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

2、考核指标:3个工作日内网络直报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区疾控中心对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血片复核率达到85%。

(三)疫点处置

1、疫点定义:发现疟疾病例且具备传播条件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在我区需要进行处置的疟疾疫点包括:所有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自然村或居民点;5~10月份出现输入间日疟或恶性疟疾病例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2、疫点处置方法:

2.1病例搜索:区疾控中心对疫点内所有居民进行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者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对检验阳性者由临床医生负责进行抗疟药规范治疗。

2.2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5~10月份,在出现本地感染/输入性间日疟或恶性疟病例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灭蚊措施。

3、考核指标:

1周内疟疾疫点处置率达到100%。

五、开展疟疾病例规范治疗

(一)发病期病人治疗

1、区疟疾定点治疗医院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对所有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规范治疗,对境外输入的疑似恶性疟疾病例可直接采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2、考核指标: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90%;全程督导服药记录资料完善。

(二)休止期根治和人群服药

1、追踪观察:对恶性疟和三日疟应追踪观察至少1年,间日疟与卵形疟追踪观察至少2年。

2、休止期根治和人群服药:对间日疟病人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对间日疟病例的全家及四邻采用氯伯喹八日疗法。所有休根或服药对象应由乡镇防保人员或村医进行全程督导服药。

3、考核指标:上年度间日疟病人全程休治率达到90%。

六、全面开展健康教育

1、结合4月26日“全国疟疾日”,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针对公众、中小学生、出入境人员和大型工地建设者等人群,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2、考核指标:疟疾防治宣传活动有计划、过程资料。

七、加强媒介控制

1、各单位要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媒介控制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与清理,减少或消除蚊虫孳生繁殖场所;在所有疫点根据媒介蚊虫的生物学特点和疟原虫虫种,科学开展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灭蚊,降低蚊虫密度。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蚊意识,提倡居民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

2、考核指标:疫点居民使用蚊帐、纱窗等防护设施比例达到75%;所有疫点开展了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灭蚊。

《疟疾工作计划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